|
理化检验
No.
|
检验项目
|
检验依据
|
1
|
容量分析
|
《中国药典》一部/二部
|
2
|
外观性状
|
3
|
氨
|
《中国药典》二部
|
4
|
易氧化物
|
5
|
不挥发物
|
6
|
氧含量
|
7
|
转移因子生物活性
|
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标升国标
|
8
|
胸腺肽生物活性
|
9
|
电导率
|
《中国药典》四部通则
|
10
|
一般鉴别
|
11
|
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法
|
12
|
红外分光光度法
|
13
|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
|
14
|
纸色谱法
|
15
|
薄层色谱法
|
16
|
高效液相色谱法
|
17
|
气相色谱法
|
18
|
液相色谱-质谱
|
19
|
多糖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
|
20
|
溶解度
|
21
|
相对密度
|
22
|
馏程
|
23
|
熔点
|
24
|
凝点
|
25
|
旋光度
|
26
|
折光率
|
27
|
黏度
|
28
|
pH值
|
29
|
氧瓶燃烧法
|
30
|
乙醇量
|
31
|
脂肪与脂肪油
|
32
|
维生素A
|
33
|
氯化物
|
34
|
硫酸盐
|
35
|
硫化物
|
36
|
硒
|
37
|
氟
|
38
|
氰化物
|
39
|
铁盐
|
40
|
重金属
|
41
|
砷盐
|
42
|
铵盐
|
43
|
干燥失重
|
44
|
水分
|
45
|
炽灼残渣
|
46
|
易炭化物
|
47
|
残留溶剂
|
48
|
溶液颜色
|
49
|
澄清度
|
50
|
可见异物
|
51
|
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
|
52
|
粒度
|
53
|
崩解时限
|
54
|
融变时限
|
55
|
溶出度
|
56
|
释放度
|
57
|
含量均匀度
|
58
|
最低装量
|
59
|
高分子结合物测定
|
60
|
重量差异(装量差异)检查
|
61
|
溶散时限
|
62
|
金属性异物
|
63
|
溶化性
|
64
|
沉降体积比
|
65
|
外观均匀度
|
66
|
分散均匀性
|
67
|
渗透压摩尔浓度
|
68
|
发泡量
|
69
|
片剂脆碎度
|
70
|
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
|
71
|
灰分
|
72
|
酸败度
|
73
|
农药残留量
|
74
|
注射剂有关物质
|
75
|
甲醇量
|
76
|
浸出物
|
77
|
鞣质含量
|
78
|
桉油精含量
|
79
|
挥发油
|
80
|
不溶物
|
81
|
含膏量
|
82
|
总固体
|
83
|
耐热性
|
84
|
铅、镉、砷、汞、铜
|
85
|
膨胀度
|
86
|
结晶性
|
87
|
羟丙氧基
|
88
|
甲氧基
|
89
|
维生素D
|
90
|
贴剂粘附力
|
91
|
二氧化硫残留量
|
92
|
黄曲霉毒素
|
93
|
2-乙基己酸
|
94
|
蛋白质含量
|
95
|
合成多肽中的醋酸
|
安全性检验
No.
|
检验项目
|
检验依据
|
1
|
无菌检查
|
《中国药典》四部通则
|
2
|
微生物限度
|
3
|
热原检查法
|
4
|
降压物质检查法
|
5
|
溶血与凝聚检查法
|
6
|
过敏反应检查法
|
7
|
异常毒性检查法
|
8
|
细菌内毒素检查法
|
9
|
注射给药部位刺激性试验
|
《药物刺激性、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》(药监局)
|
|